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Follow by Email

疫後「復常」﹖邁向平等身心發展(下)

上回提到,嚴格防疫措施除了影響學童的運動水平和精神健康,更加劇了社會經濟地位所導致的不平等。透過運動提升學童的抗逆力可能是其中一個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預防策略,以改善其精神健康和減低健康差異。惟要充分發揮運動對學童精神健康的益處,提高整體運動量和促進平等參與十分重要。

 

上回提到,嚴格防疫措施除了影響學童的運動水平和精神健康,更加劇了社會經濟地位所導致的不平等。透過運動提升學童的抗逆力可能是其中一個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預防策略,以改善其精神健康和減低健康差異。惟要充分發揮運動對學童精神健康的益處,提高整體運動量和促進平等參與十分重要。

 

多元促進平等體育運動參與

 

一般人認為,學童做運動與否純粹是基於個人選擇。然而,健康公平的研究中發現,不同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因素均影響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決定。這些重要的「社會決定因素」包括學童的家庭背景,學童就讀學校的環境,學童居住的社區設計和社會環境,以及公共衞生和社會政策等等。

 

由「香港健康活力兒童計劃」製作,並自2016年起發表的「健康活力兒童-香港兒童及青少年體力活動報告卡」,能為學童運動所面對的 「社會決定因素」提供有用的參考數據。最近一份於2018年發表的「報告卡」涵蓋12個評價指標,並為各項指標訂立由A+至F的「等級」,有助了解香港的現況,促進國際間的比較,並提供制訂體育活動及健康政策的依據 。以下就以家庭、學校、社區和政策層面進行討論。

 

家庭層面:學童的運動習慣深受家庭背景和家長的運動取態所影響。根據2018年的「報告卡」,每周與家人運動最少一次的兒童和青少年僅佔37% 和23%,且不足兩成的中學生家長每周運動至少三次,故此家庭方面的指標只獲評為「 D-」級。若家長重視子女的運動發展和精神健康,便須以身作則多做運動。本地研究更指出,於運動水平較高家庭成長的基層學童,享有較好的生活質素和精神健康,可見運動推廣以家庭為本的可塑性。

 

學校層面:學校在推廣校園體育風氣和鼓勵課餘運動參與的角色同樣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學校是基層學童的保護網,提供免費或以可負擔的價錢參與課內、外體育活動,甚或專項運動訓練的機會,從而灌輸逆境自強的運動家精神。「報告卡」就學校層面的評級為「 C」,代表在避免過份影響學校日常運作的前提下,校園體育推廣仍有待加強。

 

社區層面:「報告卡」就社區及環境設施層面的評級達「B 」級,顯示大部份人對居住環境安全及鄰近運動設施感到滿意。不過,相較於家庭背景較好的學童,基層學童的體育運動參與較容易受到其鄰近體育設施的多樣性、適宜步行的程度、以及公園的安全性等環境因素所影響。由此可見,運動友善的社區環境和充足的社區體育設施,能為資源相對較少的基層學童提供支持,從而促進平等運動參與。

 

政策層面:就政策而言,協助學生建立活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是香港中、小學七個學習宗旨之一。雖然「報告卡」中政府策略及資源投放一欄的指標評級只是「 C」級,但教育局近年加強推動運動政策,並於2021/22學年啟動「躍動校園 活力人生」計劃,致力支援學校並凝聚不同持份者進一步推廣多元化的體育活動,鼓勵學童盡早培養恆常運動的習慣和正面積極的態度。無奈的是,嚴格的防疫措施令這些運動推廣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學校和社區環境對基層學童的保障。故此,政策制訂者應平衡防疫措施的即時效益及對學童長遠的身心健康代價,深思應如何在「新常態」下實踐運動推廣政策,重喚學童以至社會各界對體育運動的重視。

 

「復常」之餘應建立更健康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平等的體育運動參與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是促進學童發展及改善健康差異的重要一環,亦是讓學童能夠全心學習追求學問的先決條件。透過運動增強抗逆力和精神健康,不但有助紓緩疫情對學童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未雨綢繆,減輕下一個疫症或災難事故來襲時對學童的衝擊。最後,隨著疫情漸趨緩和,社會的焦點不應只是「復常」,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百廢待興之際轉危為機,多管齊下建立一個更加運動友善、有利學童精神健康和平等的社會環境。

 

作者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鍾嘉麒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經理李衛棠先生

 

這篇文章在2022年6月23日刊登在星島日報-家長版星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