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Follow by Email

疫後「復常」﹖邁向平等身心發展(下)

上回提到,严格防疫措施除了影响学童的运动水平和精神健康,更加剧了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不平等。透过运动提升学童的抗逆力可能是其中一个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预防策略,以改善其精神健康和减低健康差异。惟要充分发挥运动对学童精神健康的益处,提高整体运动量和促进平等参与十分重要。

 

上回提到,严格防疫措施除了影响学童的运动水平和精神健康,更加剧了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不平等。透过运动提升学童的抗逆力可能是其中一个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预防策略,以改善其精神健康和减低健康差异。惟要充分发挥运动对学童精神健康的益处,提高整体运动量和促进平等参与十分重要。

 

多元促进平等体育运动参与

 

一般人认为,学童做运动与否纯粹是基于个人选择。然而,健康公平的研究中发现,不同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均影响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决定。这些重要的「社会决定因素」包括学童的家庭背景,学童就读学校的环境,学童居住的社区设计和社会环境,以及公共卫生和社会政策等等。

 

由「香港健康活力儿童计划」制作,并自2016年起发表的「健康活力儿童-香港儿童及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卡」,能为学童运动所面对的 「社会决定因素」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最近一份于2018年发表的「报告卡」涵盖12个评价指标,并为各项指标订立由A+至F的「等级」,有助了解香港的现况,促进国际间的比较,并提供制订体育活动及健康政策的依据 。以下就以家庭、学校、社区和政策层面进行讨论。

 

家庭层面:学童的运动习惯深受家庭背景和家长的运动取态所影响。根据2018年的「报告卡」,每周与家人运动最少一次的儿童和青少年仅占37% 和23%,且不足两成的中学生家长每周运动至少三次,故此家庭方面的指标只获评为「 D-」级。若家长重视子女的运动发展和精神健康,便须以身作则多做运动。本地研究更指出,于运动水平较高家庭成长的基层学童,享有较好的生活质素和精神健康,可见运动推广以家庭为本的可塑性。

 

学校层面:学校在推广校园体育风气和鼓励课余运动参与的角色同样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学校是基层学童的保护网,提供免费或以可负担的价钱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甚或专项运动训练的机会,从而灌输逆境自强的运动家精神。 「报告卡」就学校层面的评级为「 C」,代表在避免过份影响学校日常运作的前提下,校园体育推广仍有待加强。

 

社区层面:「报告卡」就社区及环境设施层面的评级达「B 」级,显示大部份人对居住环境安全及邻近运动设施感到满意。不过,相较于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童,基层学童的体育运动参与较容易受到其邻近体育设施的多样性、适宜步行的程度、以及公园的安全性等环境因素所影响。由此可见,运动友善的社区环境和充足的社区体育设施,能为资源相对较少的基层学童提供支持,从而促进平等运动参与。

 

政策层面:就政策而言,协助学生建立活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早已是香港中、小学七个学习宗旨之一。虽然「报告卡」中政府策略及资源投放一栏的指标评级只是「 C」级,但教育局近年加强推动运动政策,并于2021/22学年启动「跃动校园 活力人生」计划,致力支援学校并凝聚不同持份者进一步推广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鼓励学童尽早培养恒常运动的习惯和正面积极的态度。无奈的是,严格的防疫措施令这些运动推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削弱了学校和社区环境对基层学童的保障。故此,政策制订者应平衡防疫措施的即时效益及对学童长远的身心健康代价,深思应如何在「新常态」下实践运动推广政策,重唤学童以至社会各界对体育运动的重视。

 

「复常」之余应建立更健康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平等的体育运动参与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是促进学童发展及改善健康差异的重要一环,亦是让学童能够全心学习追求学问的先决条件。透过运动增强抗逆力和精神健康,不但有助纾缓疫情对学童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未雨绸缪,减轻下一个疫症或灾难事故来袭时对学童的冲击。最后,随着疫情渐趋缓和,社会的焦点不应只是「复常」,更重要的是如何在百废待兴之际转危为机,多管齐下建立一个更加运动友善、有利学童精神健康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钟嘉麒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经理李卫棠先生

 

这篇文章在2022年6月23日刊登在星岛日报-家长版星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