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Follow by Email

疫後「復常」﹖邁向平等身心發展(上)

过去的三个学年,香港的中小学生都在断断续续的停课及网上教学中度过。随着同学们可以再次回校半日或全日上课,相信不少学校都趁这个机会,追赶学习进度或者举办结业礼、开放日等活动。这些教学和活动固然重要,不过如何在疫情中以至后疫情的环境下,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是一个值得大众关注的课题。

 

疫情加剧学童体育运动参与和精神健康的不平等

 

政府在疫情下推行的防疫措施(包括停课、关闭运动和休闲场所等),限制了学童进行户外运动的机会,令他们难以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反而花费更多时间在电子器材和社交媒体上;不同种类的运动训练和身体活动水平却显著下降。这种情况与政府一贯的运动推广政策背道而驰,而对于缺乏社会资源的基层学童而言,疫情对其高强度运动参与的影响尤其严重。换言之,严格的防疫措施除了降低整体学童运动水平,更很可能加剧了体育运动参与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学童在疫情下长期承受的担忧、学习压力,以至限聚措施引致的孤独和适应困难,均严重地影响他们的精神健康。一个非政府机构在去年底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3,669名受访学生中,超过一半出现抑郁情绪表征,情况令人忧虑。此外,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就新冠疫情下青少年精神健康不平等的课题,进行了一个跨国性的研究,其中在香港12所学校访问共1,095名学生。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学童,在疫情期间较容易感到焦虑、绝望、闷闷不乐和对未来失去信心。不过,研究同时发现,学童如果有较强的抗逆力,则会减轻社会经济地位对其精神健康的不良影响。研究结果意味着增强学童的抗逆力能够提升学童的精神健康,从而减低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不平等情况。

 

借运动推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

 

健康公平论述中的「比例普遍主义 (proportionate universalism)」认为,政策的拟定必须关顾到所有社会阶层,进而逐步解决社会底层以及最弱势社群的问题。故此,政策必先要全面而普及,但执行的程度和强度也要与风险和需求成正比。套用于精神健康议题上,教育局在最近开设的「校园‧好精神」学生精神健康资讯网站中,提出的「三层支援模式」(即鼓励学校透过「普及性」、「选择性」及「针对性」三个层面促进学童的精神健康),与上述的「比例普遍主义」有不少共通之处:要促进学童的精神健康及其平等,学校或其他持份者的支援应先涵盖所有学童以防患于未然,再就其情绪需要和精神健康风险,按比例投放较多资源作选择性和针对性的支援。

 

然而,学校在推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方面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密密麻麻的课堂中,再加入教授学生情绪认知、正向心理学等知识,对教学安排和学生吸收的能力都是莫大的挑战。因此,揉合精神健康支援于学童的体育运动发展目标上,可以是其中一个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预防策略。运动不但促进身体健康,本地研究更清楚表明,体育运动锻炼能有效增强学童的抗逆力,从而改善精神健康和减低健康差异。要充分发挥运动对学童精神健康的益处,提高整体运动量和促进平等参与十分重要。

 

香港在推动学童体育运动发展的表现如何?哪些范畴尤其值得关注?下回我们将从家庭、学校、社区和政策四大层面进行深入讨论。

 

作者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钟嘉麒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健康公平研究所经理李卫棠先生

 

这篇文章在2022年6月22日刊登在星岛日报-家长版星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