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Twitter
LinkedIn
Follow by Email

疫後「復常」﹖邁向平等身心發展(上)

過去的三個學年,香港的中小學生都在斷斷續續的停課及網上教學中度過。隨著同學們可以再次回校半日或全日上課,相信不少學校都趁這個機會,追趕學習進度或者舉辦結業禮、開放日等活動。這些教學和活動固然重要,不過如何在疫情中以至後疫情的環境下,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樣是一個值得大眾關注的課題。

 

疫情加劇學童體育運動參與和精神健康的不平等

 

政府在疫情下推行的防疫措施(包括停課、關閉運動和休閒場所等),限制了學童進行戶外運動的機會,令他們難以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反而花費更多時間在電子器材和社交媒體上;不同種類的運動訓練和身體活動水平卻顯著下降。這種情況與政府一貫的運動推廣政策背道而馳,而對於缺乏社會資源的基層學童而言,疫情對其高強度運動參與的影響尤其嚴重。換言之,嚴格的防疫措施除了降低整體學童運動水平,更很可能加劇了體育運動參與的不平等。

 

另一方面,學童在疫情下長期承受的擔憂、學習壓力,以至限聚措施引致的孤獨和適應困難,均嚴重地影響他們的精神健康。一個非政府機構在去年底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3,669名受訪學生中,超過一半出現抑鬱情緒表徵,情況令人憂慮。此外,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就新冠疫情下青少年精神健康不平等的課題,進行了一個跨國性的研究,其中在香港12所學校訪問共1,095名學生。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學童,在疫情期間較容易感到焦慮、絕望、悶悶不樂和對未來失去信心。不過,研究同時發現,學童如果有較強的抗逆力,則會減輕社會經濟地位對其精神健康的不良影響。研究結果意味著增強學童的抗逆力能夠提升學童的精神健康,從而減低社會經濟地位所導致的不平等情況。

 

藉運動推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

 

健康公平論述中的「比例普遍主義 (proportionate universalism)」認為,政策的擬定必須關顧到所有社會階層,進而逐步解決社會底層以及最弱勢社群的問題。故此,政策必先要全面而普及,但執行的程度和強度也要與風險和需求成正比。套用於精神健康議題上,教育局在最近開設的「校園‧好精神」學生精神健康資訊網站中,提出的「三層支援模式」(即鼓勵學校透過「普及性」、「選擇性」及「針對性」三個層面促進學童的精神健康),與上述的「比例普遍主義」有不少共通之處:要促進學童的精神健康及其平等,學校或其他持份者的支援應先涵蓋所有學童以防患於未然,再就其情緒需要和精神健康風險,按比例投放較多資源作選擇性和針對性的支援。

 

然而,學校在推行普及性精神健康支援方面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密密麻麻的課堂中,再加入教授學生情緒認知、正向心理學等知識,對教學安排和學生吸收的能力都是莫大的挑戰。因此,揉合精神健康支援於學童的體育運動發展目標上,可以是其中一個具成本效益的普及性預防策略。運動不但促進身體健康,本地研究更清楚表明,體育運動鍛煉能有效增強學童的抗逆力,從而改善精神健康和減低健康差異。要充分發揮運動對學童精神健康的益處,提高整體運動量和促進平等參與十分重要。

 

香港在推動學童體育運動發展的表現如何?哪些範疇尤其值得關注?下回我們將從家庭、學校、社區和政策四大層面進行深入討論。

 

作者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鍾嘉麒博士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經理李衛棠先生

 

這篇文章在2022年6月22日刊登在星島日報-家長版星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