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公平」是社會的責任

撰文:湯文詩
出版:更新:

本星期二(16日),政府統計處刊發《1986年至2020年香港死亡趨勢》專題文章,最新數字顯示香港不同年齡組別的死亡率持續下降,去年香港男性及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分別為82.9歲及88歲。不過,即使港人壽命全球最長,但健康不公平的現象仍然存在。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於周二(16日)公布了第一份「健康公平」報告,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病對「健康公平」的影響,進一步惡化了社會不平等的現象。研究所聯席所長楊永強表示,住屋、工作環境、社會經濟地位、社區共融程度、長者生活,以及醫療制度等不同因素都影響着「健康公平」,有見現時「健康公平」狀況愈趨困窘,建議各界以更全面角度審視問題並作出應對。

健康不止於醫療

所謂「健康公平」,意指所有人都能公平擁有健康長壽的機會,不過這種公平並非必然存在,而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例如社會、經濟及政治制度等。過往個人健康議題多與醫療系統掛勾,但當影響健康的因素可以受人為因素影響,健康議題便會由個人問題拓展成社會議題。

平均預期壽命、死亡率和發病率等統計數字,固然可以直接用來衡量社會整體健康狀況,但要深入分析「健康公平」問題,那就應該更進一步評估健康預期壽命與無殘疾預期壽命等深層數據,然後再對比不同社會群體間在這些方面的表現,這樣才可以理解社會因素如何影響不同階層的健康狀況。

楊永強說,在新冠疫情下,健康不公平的情況更有惡化跡象。(梁煥敏攝)

施政需要注入「健康公平」角度

今次中大報告指出,弱勢社群,即新移民、少數族裔、低收入家庭等,較常遇到延誤診斷和治療,同時在就業、教育、經濟保障、健康及社會服務使用尤其受到影響。他們遭遇的「健康不公平」,不但有社會環境造成的健康差異,甚至更是有系統地分佈在社會中。當市民未有能力對政策作出影響,執政者在施政前就更需要具備「健康公平」的眼光,避免令結構政策決定導致健康不公平。

在新冠疫情下,社會不平等狀態更是進一步惡化,尤其在獲取健康服務上,報告指出雖然感染新冠肺炎病人住院服務尚算公平,但公共非緊急門診服務卻是大幅減少,令弱勢群組難以管理自身的長期病患和心理健康狀況,貧窮人口等候治療時間一再延長。此外,本港的弱勢社群患上新冠肺炎後,病情亦較富裕群體患者嚴重。

況且除了報告提到的問題外,新冠疫情其實亦暴露了相關政策上對少數族裔、移民及外傭等群組的不公,他們在獲取防疫資訊及服務使用上有語言劣勢。以「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為例,儘管它推出了超過一年,更新超過十次,但仍未推出中、英文以外的版本,對非華語人士造成不便。本來可用於對社會作出疫情調控的措施,反而卻造就一個更不公平的環境,對受影響群組構成健康風險。

社會上存在不同的階級,但這不代表貧窮階層不值得擁有健康的身和至生活。根據1946年《世界衞生組織法》,享受可達至的最高健康標準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不會因為其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或社會條件而有任何差異,而各國政府亦應該透過實行適當的衛生及社會設施來對人民健康負責。對於這種人生而擁有的「健康公平」權利,政府無疑有義務去對社會上每一分子作出照顧及提供保障,並且需要不斷對政策作出更新及改善以求使得社會更趨公平才對。